2017年即将迎来利率上调楼市稳定的局面
3月份终于结束了,这个月绝对比去年的10月份更加“令人难忘”,去年是20多个城市,今年已经达到了30多个城市。有的城市在10天内推出了9个规定,还有的城市下午发了一版,觉得不大妥,当晚就追加了一些措施,除此之外,本轮还有不少小县城参与进来。细细梳理一番,这么多城市,除了中西部几个省会城市之外,绝大部分城市都位于东部的三个经济圈内: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。
调控的主要套路
1、认房又认贷
所谓认房又认贷,指的是名下有房或有贷款记录,再买房至少按照二套房执行首付和贷款利率,比如北京二套房首付提高后,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最低首付分别是6成和8成。这个门槛足够高了,而且已经为很多二线城市所采用,福州、青岛等城市已经推行。
认房又认贷的本质是是去杠杆,去杠杆后的楼市将非常稳,购房者没有还款压力,银行没有坏账风险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楼市出现些许波动,有房的人也不着急卖房。因为亏自己的没关系,亏银行的就风险大了。
2、提高社保和个税年限
这种门槛表面上是将购房者挡在门外,但深思一番,你会发现:确定买房→缴存3到5年的社保和个税→获得购房资格→买房,在这个链条里,你得多交几年的社保和个税,还得等待时间,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增加了,这也是一种门槛。而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,当前形势下,收入已然难以跑赢房价,再等几年恐怕也不会有质的变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有房族和无房族的财富会被迅速拉大,这是一种“软刀子”。
3、限制交易
限制交易也是本轮调控新出现的,不少城市普遍要求购房者取得房产证后2年内不得上市交易。有人说2年没啥用,房子本身就是低流动性资产,交易税还高。将标准控制在2年,正常年份不影响交易,如果出现特殊情况,则可以通过限制短线交易来为楼市减压。短线的基本上都是投资投机者,他们是楼市最不稳定的因素,此举实际上是起到了一种“保险”的效果。
稳定依然是趋势
当局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操作,将楼市的各种潜在风险控制住。而且从市场的反映来看,稳定仍然是主要趋势。
1、调控风暴下,房企拿地仍然十分积极
虽然地王已经不出现了,但3月份20大房企拿地金额超过3000亿,成本同比上涨了75%。虽然现在调控压力很大,但对于房企来说,高价拿地压力不小,但不拿地就等于直接出局,房地产行业整合越来越快,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掉队。
2、一二线收紧,三四线继续宽松
一二线城市虽然不断收紧,但库存量占比超过60%以上的三四线城市则仍然宽松,虽然不建议投资客去这些城市买房,但随着信贷向这些城市倾斜,以刚需为主的购房者向三四线转移也是一大趋势。三四线需求的稳定释放,是对楼市的有效支撑。
3、 买房仍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
利率上调还有个通盘的考量:利率上升后,存款收益率增加,一旦存款收益超过房价涨幅,房价即使稳定也等于是跌了。与其花费大力气把房价打压下去,倒不如另辟蹊径提高其他资产的收益率。时间一长,楼市的吸引力逐渐下降,泡沫也就能自然化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