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8838865

个人信息泄露成“被贷款”主因

发布日期 : 2017-05-08
信息来源 : 

  “尊敬的客户,XXX机构为你提供VIP综合金融服务,最高可获50万贷款服务,详情可咨询X经理。”不少消费者都曾收到过类似短信或电话,实质上除了贷款机构之外,还有不少类似短信是从贷款中介机构发送到消费者手中。除了利用业务环节收取额外费用之外,甚至有部分中介利用贷款业务名义实施诈骗活动,令消费者防不胜防。

  “被贷款”原是中介所为

  近日,广州一起“被贷款”事件引起业内关注,据当事人黄小姐称,她未曾申请、更未曾领取过小额贷款,却突然收到“马上金融”APP的还款短信,提醒她分期偿还一笔总额8000元的个人信用贷款。黄小姐的贷款“从天而降”,而根据其收到的信息显示,提供贷款的企业马上消费金融是一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。

  对此,马上消费金融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,该笔从天而降的贷款另有隐情。根据马上消费金融提供的资料,黄小姐贷款申请材料齐全,8000元的贷款款项也汇入了其名下储蓄卡,银行流水也证明了这一点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该笔贷款在汇入黄小姐名下后,当天就被人分十次转出,问题就出在贷款中介之上。

  而黄小姐表示,自己确实曾通过网络联系贷款中介为其贷款,在提供了个人资料和中介费用之后,被中介以其信用有问题为借口拉黑,让其以为自己贷款失败,但实质上,8000元贷款后续已经汇入其账户,当天就被人转走了。

  “贷款审核和放款流程是按正常流程完成,一份贷款申请的批准,需要验证贷款人的个人信息、身份证信息、手持身份证照片等多项身份证明,还将向贷款申请人的实名手机发送验证码做最终确认,才有可能向申请人发放贷款,且资金款项打入的是申请人同名的储蓄卡,不存在个人未申请,金融公司强制客户贷款的情况。”马上消费金融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,在申请过程中,黄小姐几乎将自己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身份证明都交给了贷款中介,甚至包括短信确认验证码,这种泄露个人信息的做法对于个人消费者而言存在较大风险。

  骗贷套现将承担刑事法律责任

  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部分贷款中介的骗贷套现行为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,不仅给借款人,同时也给各类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损失。记者从多位消费金融从业人士处获悉,贷款中介常见的行骗手法通常有几种。其一,利用骗取的或盗取的他人身份和银行卡等信息,与手机或其他消费品销售商串通办理虚假手机消费分期贷款,骗取贷款;其二,“套现中介”与销售商合谋伪造分期贷款业务,完成骗贷;甚至有部分消费者不重视保护个人信息和征信记录,为中介承诺的“好处费”配合骗贷套现。

  “从业机构应守住底线,做合法合规的生意。其次是要提高自身风控能力,防止黑色产业链串通骗贷。此外,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才能解决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。”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提醒,消费者在进行借款时,要看清借口合同条款,尤其是费用和违约条款。“部分参与骗贷或者套现者认为,冒用他人身份的贷款事实与自己无关,而且骗取的金额或物品价值也不足以引起警方重视。”马上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事实上,套现金额或其他情节达到刑事犯罪立案标准,也将承担刑事法律责任,如果是消费者帮助中介完成骗贷,将影响自身信用记录,得不偿失。


(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,侵删。)

中安信业小额贷款,13年品质保证。最高可贷50万,快至3小时放款。快速完成资金周转,帮您实现梦想。关注【中安信业小额贷款】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相关内容,更多惊喜等你来哦。


标签 :